共享单车从2016年至今已发展了7个年头,经历过野蛮发展的“1.0时代”、精细化运营的“2.0时代”以及有机地融入城市的“3.0时代”,如今共享单车在城市交通乃至市民生活中已然不可或缺。
当下,如何让共享单车进一步地融入城市,借由中短途出行推动多维度可持续发展?围绕这一命题,日前在上海举办的一场大讨论汇聚了来自交通与城市规划、信息工程、经济学、行政管理等领域的实践者。与会专家认为,共享单车正在“缝合”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助力提高城市公共交通使用率,是一种此前被忽略的正外部性,由此,具有盘活城市交通系统作用的“共享两轮4.0时代”概念浮出水面。
4.0时代,共享单车“缝合”城市交通体系
交通和城市规划专家王园园近期完成了一项研究,结合其中展现的图景得出的结论是,共享两轮实质上可视为公共交通的有效衔接和补充。
上述研究调研了哈啰骑行2023年7月在上海的骑行数据。王园园表示,时至今日,共享两轮市场格局已定,共享两轮在城市出行中的作用也渐渐清晰。“在出行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共享两轮的优势并不在于运输速度的提升,而是通过其灵活性,在城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中起到衔接和补充作用。这正是其生命力所在。”他说。
王园园认为,共享两轮行业眼下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通过规范化和有意识地整合,使城市空间、综合交通系统与共享两轮本身达成更好的配合。王园园表示,整个共享两轮行业在今天需要由自下而上的发展过渡到自上而下的规范,如此方能撬动城市的MaaS体系发展,提升城市活力。
“被忽略的”正外部性:共享两轮帮助提高公共交通使用率
在此次由澎湃研究所和国内专业的本地出行及生活服务平台哈啰共同发起的讨论会上,专家学者们就共享单车行业发展至今遇到的困难及行业发展方向展开论述。
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黄少卿看来,城市居民使用公共交通服务的欲望是可以通过使用共享两轮服务来激发的,这是符合“公交优先”政策导向的,他形容这此前是一种“被忽略的外部性”。由此,黄少卿指出,通过政府补贴鼓励大家更多选择共享两轮出行,会产生优化资源配置的效果。
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公共交通处处长苏奎认为,这一行业面对不特定的公众且具有典型的基础设施特征,事实上达成了需求侧的“出行即服务”,另一方面,从能源、占地等视角看,共享两轮的效率甚至比私人交通甚至传统公共交通效率还高。
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东亚区首席代表刘岱宗的观点是,共享两轮在某种程度上与传统意义上的公共交通成了“零和游戏”,中国的城市如能借鉴欧美先进经验,以共享两轮行业为基础,达成一套MaaS系统,则可以打破这种“零和游戏”格局。
伯克利加州大学工程博士、成都大运会MaaS交通服务技术总监郑城以成都为例指出,该市不少地铁站口的单车停放空间有限,且早晚高峰容易形成车辆大量堆积,这对单车运营商来说是不经济的,这时候就需要一套MaaS系统来进行精准测算,给出更周全的车辆调度方案,这在客观上会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由此自然引导民众践行绿色出行。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