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资讯 > >

破解量产关键难题,先导智能发布全固态电池化成核心解决方案

2025-11-27 13:37:55 来源:网络    阅读量:13031   会员投稿

随着固态电池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制造工艺中的化成环节正成为制约量产的关键瓶颈。在近日举行的维科网先进电池技术会议上,先导智能发表了题为《新纪元·新挑战:全固态电池化成技术及工艺装备研究进展》的专题演讲,系统阐述了全固态电池化成工艺面临的核心挑战,并发布了集成化解决方案,为行业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三大工艺瓶颈制约固态电池量产进程

据了解,全固态电池与传统液态电池的核心差异在于固-固界面接触,这使得化成激活过程成为"力-热-电"多物理场耦合的复杂工程。先导智能在专题演讲中指出,当前主要存在三大技术瓶颈:

首先,固-固界面需要维持5-50MPa的超高且均匀的面压环境,对设备刚性和压力控制提出极限要求;其次,化成过程需在高温下进行,如何实现电芯内部温度场的精准均匀控制成为关键;此外,固态电解质界面(SEI)的离子通道构建条件苛刻,需要精确调控电化学反应路径才能有效激活。

这三重挑战相互关联,直接影响电池的内阻、循环寿命等核心性能指标,成为产业化必须跨越的技术障碍。

破解量产关键难题,先导智能发布全固态电池化成核心解决方案

集成化方案实现技术突破

针对这些难题,先导智能推出了集硬件创新与智能算法于一体的化成解决方案。该方案采用高精度伺服电缸系统,可稳定维持45MPa以上超高压环境,压力精度达到±1.5%RD,满足固态电池对压力环境的严苛需求。

在温度控制方面,创新性地采用3D液冷/电热立体温控技术,实现层板间±2℃的温控精度,并具备2.5℃/min的快速升降温能力,有效匹配复杂的变温活化工艺。

值得关注的是,该方案搭载了AI驱动的智能电化学算法,能够进行毫秒级数据采集与特征提取,通过智能诊断动态优化充电策略,实现“一芯一策”的精细化管理。这种硬件与算法的深度融合,为固态电池化成工艺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实测数据显示,该方案较传统方式可节省50%的换型时间,充电效率≥78%,放电效率≥70%,同时集成智能化安全防护体系,适配多形态电芯的柔性化生产需求。

为产业化提供装备支撑

随着全球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化成作为制造工艺的关键环节,其技术突破将直接影响量产进度。先导智能此次推出的集成化方案,从压力控制、温度场管理到智能算法等多个维度实现创新,为行业提供了可靠的装备支撑,有望推动固态电池量产进程迈出关键一步。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Copyright © 1999- cn.caiep.cn. All Rights Reserved ECN财经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19539号  邮箱:hchchc0324@163.com